- 张尚锋;范东旭;李宏义;唐武;王雅宁;朱锐;李冉;
白云南洼珠海组沉积时期,盆地处于断陷向拗陷转化阶段,陆架坡折形态以及位置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深水沉积的类型和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针对这种坡折演化对深水沉积类型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对白云南洼珠海组三维地震剖面进行解译,识别珠海组各层段陆架坡折带,定量分析坡折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坡折演化过程与深水沉积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珠海组沉积时期陆架坡折带定量分析,将其迁移演化类型划分为下降型、平直型、低角度上升型、高角度上升型4类;在井震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地震相组合以及沉积体系分布特点,识别出斜坡扇、块状搬运沉积、深水水道体、盆底扇4种主要的深水沉积类型;并发现陆架坡折演化类型与深水沉积类型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平直型、高角度上升型、低角度上升型和下降型陆架边缘迁移轨迹分别对应斜坡扇、块状搬运沉积、深水水道体和盆底扇的优势发育。此外,珠海组四段至珠海组三段陆架坡折带整体由下降型向低角度上升型转变,深水沉积体系以斜坡扇及深水水道体发育为主;珠海组三段至珠海组一段早期整体由低角度上升型向下降型转变,深水沉积体系以深水水道-盆底扇沉积体系为主;珠海组一段晚期整体由下降型向高角度上升型演化,深水沉积体系几乎不发育。本研究揭示了陆架坡折迁移对深水沉积体系类型和分布的控制作用,对深入理解深水沉积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7期 v.40;No.500 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09K] [下载次数:244 ] |[阅读次数:0 ] - 吴斌;
为了明确渤海湾盆地辽东-渤东凸起构造带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油气的关系,结合研究区最新三维地震数据,详细分析了辽东-渤东凸起构造带的地质结构特征和隆升时间,对比了构造变形特征,确定了隆升时间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辽东-渤东凸起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模式。研究认为,渤东低凸起受控于伸展断层,辽东凸起受控于早期伸展断层和晚期走滑断层,构造带内除辽东断层以外,各主干断层均在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开始活动,峰值期出现在沙三段和东营组沉积期,馆陶组沉积后断层活动变弱。辽东-渤东凸起构造带从南向北逐渐抬升:渤东低凸起在沙四段沉积末期抬升,辽东凸起南段在沙三段沉积末期抬升,辽东凸起北段在东三段沉积末期抬升。构造演化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期、沙三段沉积期、沙一二段沉积期、东三段沉积期、东营组沉积末期和现今等6个阶段。构造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密切相关,辽东-渤东凸起构造带的形成时间早于周缘生烃凹陷主要生、排烃期,有利于油气在凸起带附近聚集。渤东低凸起由伸展断层控制,油气主要在凸起区聚集成藏;辽东凸起由伸展断层与走滑断层共同控制,油气主要在斜坡区聚集成藏。
2024年07期 v.40;No.500 25-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6K] [下载次数:250 ] |[阅读次数:0 ] - 李帅;俞伟哲;秦兰芝;张粲;
平湖斜坡带为西湖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区域之一。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平湖斜坡带平湖组砂体展布复杂,控砂模式指导下的砂体刻画已成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突破的关键。从物源体系研究出发,结合坡折带特征分析,梳理了研究区物源坡折耦合控制下的砂体展布特征。沟谷及重矿物特征表明,研究区存在海礁隆起西部、西南部稳定物源及宝云亭凸起动态物源三大物源体系,控制了研究区储层沉积物来源;受隆起、断裂差异活动及沉积作用控制,研究区发育的断裂坡折、挠曲坡折和沉积坡折共同控制了研究区地形特征。物源体系与坡折耦合控制了沉积物从源到汇的动态过程:平湖组下段由西南物源及宝云亭凸起动态物源共同控制,发育混源堆积型控砂模式;平湖组中段由西部海礁隆起物源主控,以挠曲坡折限制的单源改造型控砂模式为主;平湖组上段由沉积坡折主控,发育缓坡过渡型控砂模式。
2024年07期 v.40;No.500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330 ] |[阅读次数:0 ] - 姜露珊;栾锡武;李作福;肖菲;金龙;薛洋;
深水斜坡沉积规律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水地质灾害防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揭示澳大利亚柔布克盆地新近纪深水斜坡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划分了斜坡沉积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和6个地震层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新近纪主要形成了进积型、加积-进积混合型和退积型沉积层序;柔布克盆地深水区发育前积型碳酸盐岩、硅质碎屑三角洲和滑塌3种斜坡沉积;研究区深水斜坡沉积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中渐新世—晚中新世,斜坡沉积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升降、古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的控制,而晚中新世之后,向北漂移的澳大利亚板块与班达岛弧发生碰撞,深水斜坡沉积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控制。
2024年07期 v.40;No.500 4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0K] [下载次数:276 ] |[阅读次数:0 ] - 李路;季永兴;滕飞;徐双全;
针对近年来长江口南北支分汊口近北支一侧水域发育的新生沙体,采用该区域2010—2020年的实测地形资料,分析了江心沙近10年的演变特征,并采用水动力数学模型结合经验公式分析沙体进一步淤涨或对其采取疏浚措施后对周边水动力和地形冲淤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间,江心沙面积增加了近5倍,滩顶高程从<1 m逐步发育至>3 m,近期沙体已不再“长大”,但仍在逐渐“长高”,并有从低滩向高滩逐渐转化的趋势;若江心沙进一步淤涨,北支分流比将进一步减小,海门港至日新河段主槽流速减小并产生淤积,不利于北支的入流,同时跃进港近岸流速增加,深槽将进一步冲刷逼岸,不利于沿线海塘安全;若对江心沙采取疏浚措施,北支分流比将增加,有利于缓解其上段“S”型河势,海门港至日新河段流速增加,深槽冲刷,有利于北支入流以及分流比的增加,同时,跃进港近岸流速减小,出现淤积,有利于该岸段海塘安全。
2024年07期 v.40;No.500 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2K] [下载次数:93 ] |[阅读次数:0 ] - 孙增兵;刘森;王江波;马健;李汞;侯国华;
莱州湾南岸地下水类型丰富,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淡水和卤水开采的背景下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下水环境。通过收集公开发表的地下水数据,结合已有的野外监测数据,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与外界联系密切,受持续性、阶段性降水和地下水开采的综合影响,整体表现为气象-开采型。深层地下水的卤水区表现为开采型,其余区域表现为气象-开采型。在淡水和卤水的开采条件下,形成2个规模较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最低水位分别为-8.78 m和-44.60 m。依据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布和水位特征,对地下水进行分区讨论。自南向北,浅层地下水划分为地下水径流区(S-1区)、地下水强烈混合区(S-2区)和地下水-海水相互作用区(S-3区)。S-1区受降雨入渗、山前侧向补给和地表径流的作用,伴随着长石风化和碳酸盐矿物的溶解作用;S-2区受控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作用,引起淡水和咸水的强烈混合,同时伴有淡水的补给过程;S-3区受卤水地下水漏斗影响明显,易造成海水倒灌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与海水的相互作用。深层地下水划分为地下水径流区(D-1区)、地下水混合区(D-2区)和卤水封存区(D-3区)。D-1区地下水受山前侧向补给和浅层地下水的垂向补给,流动过程中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控制,弱于S-1区;D-2区存在淡水和咸水的混合,主要是受弥散作用影响,混合作用较S-2区弱;D-3区地下水平均矿化度(TDS)值高达119 624.94 mg/L,在相对隔水层的作用下,处于封存状态,始终保持高浓度状态,受地下卤水开采影响,水位持续降低。
2024年07期 v.40;No.500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1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 张子鑫;邢磊;杨慧良;李倩倩;张洪茂;尉佳;刘鸿;
海洋垂直缆地震勘探是一种将水听器垂直布放到水中的探测新技术,与传统的拖缆地震勘探相比,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的优势。针对海洋垂直缆观测系统的不同造成的地震照明密度差异特点,采用多次波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Marmousi模型进行基于声波方程的垂直缆地震采集正演模拟和成像处理,分析了垂直缆地震勘探方法的探测精度。结果表明,当垂直缆位于勘探区域的中部时,对勘探目标层的成像更为有利,对含有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地震数据进行成像能有效增加地下的照明范围,使得高陡构造区域的成像结果更为清晰。该研究对海洋垂直缆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和高精度成像处理意义重大。
2024年07期 v.40;No.500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0 ] - 张华;叶青;郇金来;张冲;陈儒贤;
针对海上深层低渗砂岩储层岩性复杂、有利储层难以识别的问题,基于岩石激光粒度分析、薄片鉴定对本区复杂岩性进行岩相划分。通过分析岩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响应关系,筛选能识别低渗储层岩石相的敏感测井曲线,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了能准确识别3类岩石相的成分因子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低渗储层岩性复杂多变,从粉砂岩到含砾中、粗砂岩均有分布;根据粒度均值可将本区岩性划分为3种岩石相,分别为相对粗粒岩石相(粒度均值>0.1 mm)、相对细粒岩石相(粒度均值介于0.062 5~0.1 mm)和极细-泥岩相(粒径均值<0.062 5 mm),其中,相对粗粒岩石相储层渗透性最好;构建的岩性成分指示因子较常规单一测井曲线的岩相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所建立的岩相识别方法能更好地指导研究区水平井的入砂位置,对研究区低渗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7期 v.40;No.500 8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7K]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