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前沿

Marine Geology Frontiers

  •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陈建文,吴志强,龚建明

    地球物理识别技术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技术中的重要技术,即以自然界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模型为指导,以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的岩石物性分析为基础,以地质、地球物理模式为桥梁,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用地震正、反演的方法系统地、定量地研究各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标志(如BSR)的形成原因和形成机理,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提供科学依据。

    2004年06期 1-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327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水合物在沉积地层中的分布模式

    龚建明,王红霞,陈建文,吴志强,李刚,闫桂京

    简要介绍了3种模式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地层中的分布特征。第1种模式的水合物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火山灰、凝灰质泥和浊流层中,埋深通常较小,孔隙度较高,水合物饱和度较低,沿地层层面分布;第2种模式的水合物以块状(或"鸡窝状")的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泥质粉砂和粉砂质泥中,埋深通常较大,沉积地层的孔隙度较低,但呈块状(或"鸡窝状")分布的水合物的饱和度却很高,地震剖面上有时会出现VAMP异常(速度振幅异常),同样沿地层层面分布;第3种模式的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泥岩或砂质白云岩的裂隙和孔洞中,以小碎块(或细脉状)穿层分布,水合物饱和度通常较低。

    2004年06期 6-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07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识别标志

    陈建文,闫桂京,吴志强,龚建明,张银国

    地球物理标志是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测井识别标志和地震识别标志两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层在电阻、电位、井径、声波、密度、中子和成像测井等方面的测井异常,常规剖面和属性剖面上的地震响应异常,以及东海海域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旨在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2004年06期 9-1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76 ] |[阅读次数:0 ]
  •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性研究

    吴志强,文丽,陈建文,龚建明,肖国林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性分析研究是水合物地震识别研究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分别采用弹性模量模型和修改的威利方程对水合物沉积层和下伏含游离气层的岩石物性关系进行了讨论,重点研究了沉积层孔隙度、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含游离气层饱和度与纵、横波速度、泊淞比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层的纵、横波速度和泊淞比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随饱和度的增加而降低。

    2004年06期 13-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8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底界线及厚度预测

    龚建明,陈建文,赵洪伟,王家生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顶底界线和厚度以及分布范围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的基础,对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规律和指导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准确预测天然气水合稳定带顶底界线和厚度非常重要。

    2004年06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68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预测方法

    赵洪伟,陈建文,龚建明,王家生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的基础,饱和度预测研究有利于了解天然气水合物作为地质灾害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所起的作用,同时对了解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规律和指导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准确预测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非常重要。目前电阻率和氯离子浓度异常、氯离子剖面以及声阻抗测井数据均可预测水合物饱和度。

    2004年06期 22-2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41 ] |[阅读次数:0 ]
  •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BSR成因

    吴志强,陈建文,龚建明,肖国林,文丽

    根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性研究成果,利用模型地震正演分析方法技术,对水合物沉积层的底界反射———BSR的成因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SR的成因及其振幅的强弱与水合物沉积层、含游离气沉积层的厚度、饱和度及地震反射波的主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04年06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18 ] |[阅读次数:0 ]
  • AVO技术在水合物勘探中的应用

    吴志强,陈建文,龚建明,肖国林,文丽

    AVO技术正被应用到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真假BSR识别和水合物沉积层的储藏参数预测。在研究了水合物沉积层与其上下围岩(层)之间不同的地球物理特征(尤其是纵、横波速度)差异以及不同的岩性组合带来的AVO效应的差异的基础上,根据AVO技术的特点,制定了利用AVO技术进行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真假BSR识别和水合物沉积层的储藏参数预测的方法技术路线和流程。

    2004年06期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4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法与实践

    肖国林,陈建文,何拥军

    目前对我国海域矿产资源所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以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为研究对象。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全新的能源,与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相比,无论是其在地下的赋存状况、成藏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还是储集空间的物化性质、资源富集的区域位置及深度、勘探开发方式等都有着显著差异,其数据库结构、相应数据项及数据格式与油气数据库不同,许多数据项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其标准化工作尚需进一步探讨。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及评价有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其数据项的标准化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方法进行探讨,为国家将来制定相应的标准提供有用信息。

    2004年06期 36-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64 ] |[阅读次数:0 ]
  • 东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赋存条件与资源潜力

    许红,吴琳,蔡乾忠,孙和清,李刚,闫桂京

    总结分析了地质大调查、国家天然气水合物专项有关我国东海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条件、成矿地质背景及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反射和资源潜力分布等的特征,指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当前主要任务是在合适的海域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并确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地。

    2004年06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2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进展

    何拥军,陈建文,曾繁彩,吴琳

    天然气水合物潜在的巨大能源效应和对环境可能的影响及潜在的灾害,促使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日益高涨。概述了加拿大、日本和美国近年的调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的调查计划。

    2004年06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306 ] |[阅读次数:0 ]
  • 前言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及开发技术研究项目组

    2004年06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2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