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荆让;
<正>广东省地质学会海洋地质、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于9月中旬成立。专业委员会具有跨部门、跨学科的特点,它将参与有关业务部门委托的海洋地质、石油地质方面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方向及发展规划、海岸及海洋资源开发等课题的研讨,並对有关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並提出建议。
1987年11期 No.60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 石磊;
<正>胜利油田的滨海油区,自今年3月在黄河口北岸2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开展石油会战以来,到8月底,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亿多吨;日产增加7800多吨。由于滨海油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表环境恶劣,给勘探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会战中渤南油田钻井队采用高压喷射钻井、优质泥浆等10项配套技术,完井123口,平均井深3301米。
1987年11期 No.60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王兴国;
<正>据报道,在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顶部的流花11-1构造,找到了储量上亿吨的大油田,它是迄今为止在南海找到的最大油田,也是我国在海上发现的第一个控制储量上亿吨的大油田。预计到1995年将有四个以上油田投入生产,可形成年产数百万吨的生产规模。
1987年11期 No.60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卢林松;
<正>最近由美国弗里德和金人公司设计,日本爱知造船厂历时十九个月,建成世界最新型、规模最大的半潜式装置"赞内·巴恩斯"号。该装置总重19928吨,甲板载荷能力6000吨,可居住122人。最大作业水深1860米,最大钻井深度9300米,两个水下船体和五根立柱。直径22.3米的中央浮箱的内层和外层间能存放立管。
1987年11期 No.60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卢林松;
<正>1987年8日中旬,美国和苏联政府在纽约秘密会谈,结果签订了美苏深海矿区分配协议。其主要内容为:1、为维护海洋秩序,两国相互承认对已调查区有优先开发权;2、两国在已调查区中的重叠调查区各分享一半;3、苏联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部分已调查矿区交给联合国国际开发署处理,美国不参加。由于美苏就深海矿区重叠问题达成了协议,有利于消除执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障碍,
1987年11期 No.60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0 ] <正>日本海洋产业研究会,受通商产业省的委托,汇总并提交了《海洋开发技术分析及前景展望》报告书。以石油为主的海洋开发技术,今后的攻关方向有如下四点:向深海进军、向恶劣海况挑战、提高安全性与效率。另外,呼声较大的开发项目有:耐冰型或冰海型钻井平台、高精度油层评价技术、撤掉大型套管技术,以及海难救护系统。
1987年11期 No.6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
<正>日本石油公团继中国、缅甸、伊拉克等之后,在澳大利亚西部卡宁古海盆北部海域进行地球物理探测,调查海域面积为7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约200米,计划探测时间为一年,费用预算约8亿日元。
1987年11期 No.6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 袁晓茂;
<正>日本通商产业省自1985年实施了"海底热液探测十年计划"。1986年7月25日一9月1日,在东太平洋墨西哥岸外公海上,采集了大量的高品位矿石样,並首次在矿床形成过程中即热液活动现场(喷出的含金属成分的热液烟雾)成功地进行了摄影和录像。矿样的分析结果,与陆地黑矿矿床相比,金属含量高出几倍。
1987年11期 No.6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董贻平;
<正>国际沉积学协会(IAS)执行局第二届会议就一项新的项目"全球沉积地质计划"(GSGP)提出了报告。报告中引用了B·金斯伯格对该计划要点的叙述(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 57,382,1987),内容如下:"从板块构造、古气候学、古海洋学和地震等学科发展的影响来看,地球科学在全球规模的科学研究中占有主要的优势,
1987年11期 No.60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9 ] |[阅读次数:0 ] - 沈政威;
<正>1986年,Hudbay石油公司在马六甲承包区块中又发现了六个油田。据1986年度的最终报告,这六个新油田将使该地区的原油储量增加1429万吨。1986年12月,门格-卡潘和梅利博油田投产,从而使马六甲海峡区块的石油产量翻番达到8571.4吨/日。1 987年第一季度,门格-卡潘海上油田的产量达到4286吨/日。梅利博油田位于巴东岛上,估计储量为371.4万吨,目前该油田的峰值产量为2143吨/日。
1987年11期 No.60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最近在莱州湾探明一处储量6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盐5000万吨的地下卤水矿,有关部门正在拟定开采方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英国BP公司于1987年8月18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国南海05/08合同区石油勘探合同,它对我国海上勘探引进更多外资和加速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都是十分有利的。▲最近一艘满载5.7万多吨原油的"大庆"257号油轮,驶离南海北部湾涠10-3油田,驶往新加坡,这是该油田正式出油以来又一次输出原油。
1987年11期 No.60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 ] |[阅读次数:0 ] - 莫杰;
<正>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所长E.A.Freman教授,最近在中科院海洋所作了题为"九十年代美国海洋科学的研究"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简介了美国为研究全球海洋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组成与过程,集中了各学科的专家制定了一项"美国全球海洋科学计划"(GOSP—Global Ocean Scientific Project)。
1987年11期 No.60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 ] |[阅读次数:0 ] - 本刊编辑部;
<正>在发现地核后的50年历史中,科学家们认为,地核的液态外层是由铁合金组成;而固态的内核则是由纯铁晶体组成的.最近,两位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提出,地球的内核可能还含有比铁轻的元素,如O和S。他们是通过地震测量获得内核密度和在实验室对铁和硫化铁样品加压测试密度后得出这种见解的。
1987年11期 No.60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侯桂卿;
<正>~~
1987年11期 No.60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 ] |[阅读次数:0 ] - 董贻平;
<正>~~
1987年11期 No.6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丁禾;
<正>在过去的20年中,对海洋沉积物进行的土工学研究大都集中在它们的物理特性以及对海底稳定性的分析和应用上。令人感兴趣的是,对沉积物土工学特征的研究,也可以用来了解深海和浅海中的沉积作用。黄海东南部的沉积作用是复杂而多变的,受多种不同的物理作用(例如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出现的强潮流、海流和波浪的作用)的控制。黄海东南部的沉积物,来自朝鲜的几条河流以及中国的黄河与长江。
1987年11期 No.60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9 ] |[阅读次数:0 ] - 陈秀澄;
<正>1987年7月27日,得克萨斯A&M大学科学考察站报道:在印度次大陆板块撞击亚洲板块时,形成了世界上的两个巨大地质构造特征:喜马拉雅山构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孟加拉海底扇则容纳了世界上最多的再沉积堆积物。这两大地质构造特征都可归因于印度板块活动的结果。在某一个时期,印度、澳大利亚和南极洲都是聚集在南极的巨型陆块的一部分。构造驱动力使巨型陆块分裂,约在9000万年以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长期漂移。
1987年11期 No.6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袁晓茂;
<正>迄今为止,人们所了解到的海底热液矿床的赋存位置,绝大部分是在大洋中脊区。大洋中脊的总长度达5万多公里,比地球的赤道还长1万多公里,如此广阔的范围,为世界各国探测海底热液矿床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积极进行探测活动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西德、日本、加拿大、墨西哥、苏联等。早在1974年,美国即与法国联合对大西洋中脊进行探测,发现了热液活动的征兆——铁锰沉淀物。
1987年11期 No.60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 张义彬;本刊编辑部;
<正>自美国1972年发射第一颗陆地卫星以来,许多遥感卫星相继诞生。今天,宽频通讯、高速计算、遥感技术给以前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地球资源环境的高效调查带来了新的活力。日本遥感机构于1972年即参与地球资源卫星计划,用卫星数据分析进行资源调查。日本国家空间发展局(NASDA)于1978年在鸠山(Hatoyama)建立了地球观察中心,并在1979年开始直接接收陆地卫星信息,据此进行陆地资源调查和开发。NASDA于1976年组织专家制定了遥感卫星计划,拟定研制两颗遥感卫星。
1987年11期 No.60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卢效珍;
<正>Packer,B.M.Ingersoll,R.V.(1 986年)从日本和马里亚纳弧前与弧后盆地的深海钻探岩芯中取得120个砂和砂岩样品。处理样品时,先把未固结的岩石压碎,然后进行干筛,把筛下的-1—4φ的砂粒取出一部分制成砂薄片。用GazziDickinson点计法在每块薄片上统计500个点。再用Dickinson (1970)和Ingersoll(1978)提出的方法对统计数字进行计算机处理。
1987年11期 No.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 罗定;
<正>艾伯塔海盆陆架上的晚阿尔布阶(早白垩世)地层剖面上部和下部沉积物的堆积条件区别很大。下部由细粒沉积物组成,沿剖面向上出现较粗粒的沉积,属海退序列。地层上部呈侵蚀不整合,含有具大量斜层理的粗粒物质夹层,属海进序列。上述沉积物属海相,如果海退序列中包含有陆相沉积,那么它们在接踵而至的海进过程中就被冲蚀掉了。
1987年11期 No.6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 ] |[阅读次数:0 ]
- 徐脉直;
<正>9月18日在业治铮教授、何起祥所长主持下,在青岛召开了第一次三角洲丛书编写工作会议。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建国以来,地矿部系统在上述地区作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些基础资料,对国土整治、经济区划、工农业布局均极为重要。因而,把上述资料加以系统地综合和深化十分必要,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三角洲的治理和开发。
1987年11期 No.60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袁晓茂;
<正>日本召开与海洋开发有关省、厅的联席会议,综合了1 987年海洋科技课题以及海洋开发事业的预算方案,与1986年相比,经费削减7.1—13.8%。日本海上保安厅水路部和日本水路协会,于1986年10月21日召开了第七届海底调查座谈会,探讨了自动追踪激光测位仪、旁测声纳扫描等装置的开发和应用,同时还报告了海底热液矿床等海底资源的调查情况。
1987年11期 No.60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 ] |[阅读次数:0 ] - 张明书;
<正>在省科委主持下,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成果二级审查验收会,于1987年10月7—10日在青岛海洋宾馆举行。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共计数十名,对各专业和综合报告进行了审查和评议,通过验收並给予了高度评价。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工作,由全省80多个单位,5千多名工作者,
1987年11期 No.60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0 ] - 周世光;
<正>地矿部中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壳)及海底沉积物标准物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7年10月6—8日在广州举行。会议由地矿部科技司主持,石油海洋地质局及研制标准物质组长、副组长和参加测试的单位代表约40人出席了会议。石油海洋地质局张瑞翔总工程师就研制中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壳)和海底沉积物标准物质的重要意义作了讲话。
1987年11期 No.60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 ] |[阅读次数:0 ] - 李培廉;
<正>1987年9月9—14日,在上海新苑宾馆召开了CCOP第二届地震地层学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54人。会上有12位中、外代表作了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地震速度资料的精细分析及其应用,强调了地震剖面经特殊处理后彩色显示的重要性;
1987年11期 No.60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