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先洪
中国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我国近海沉积环境质量总体尚属良好 ,但局部海域 ,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已受到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化合物等的污染。
2004年02期 1-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40 ] |[阅读次数:0 ] - 李军
Sibuet等 (1 998)首次发现了冲绳海槽西南部发育有两条大型的海底“通道—天然堤”沉积系统。这一大型海底冲积扇典型组成单元的发现为冲绳海槽南部以海底峡谷为主要渠道的陆源物质输运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结合地球物理调查资料 ,同时对比其他典型区域的特征 ,对其成因和形成时代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4年02期 5-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0 ] |[阅读次数:0 ] - 朱佛宏2004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0 ]
- 田振兴,张训华,薛荣俊
北黄海盆地位于黄海的北部 ,由于勘探程度低 ,研究投入少 ,使得它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油气的惟一海区。随着我国在南黄海盆地和朝鲜在北黄海盆地东部发现油气 ,如何实现北黄海盆地油气突破 ,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结合该区现有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 ,对北黄海盆地的地球物理场和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并在此基础上 ,对该区油气资源远景作了初步评价。
2004年02期 8-1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599 ] |[阅读次数:0 ] - 龚建明,张巍巍,郭新,李刚
根据对胶东半岛北缘的栖霞陡崖剖面、胶莱盆地南缘的诸城皇华店剖面以及朝鲜半岛临津江群的野外露头地层、古生物、岩性等特征的研究 ,推论中朝与扬子碰撞带的南部界线位于皇华店至朝鲜军事分界线之南。
2004年02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 朱佛宏2004年02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祁兴芬,庄振业,韩德亮,刘志杰
大沽河下游平原区沉积了丰富的砂层 ,平面上呈串珠状分布 ,厚 3 8m ,下伏白垩纪红砂岩不透水层。该砂层由上亚层全新统细中砂和下亚层晚更新统砂砾石组成 ,具高角度斜层理、槽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下亚层还有铁染和钙质结核。砂层水质好 ,水量大 ,最大含水量达 2 2 448 1 2万m3,枯季含水量达 740 4 3 7万m3,是青岛市理想的水源地。
2004年02期 14-17+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11 ] |[阅读次数:0 ] - 刘永学,张忍顺,李满春
收集了 1 988— 2 0 0 1年 1 2个时相的江苏盐城幅卫星影像 ,提取了双洋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互花米草盐沼 ;统计了不同时期的分布信息。分析表明 :①互花米草盐沼在江苏扩张非常迅速 ,到 2 0 0 1年 7月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达 1 2 9 2 8km2 ,从射阳河口至梁垛河闸之间的潮间中上带泥滩大部分已被互花米草盐沼所覆盖 ;②由于生态位的影响 ,互花米草盐沼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的扩张速度快于垂直于海岸线方向的扩张速度 ;③依据野外调查和卫星影像分析 ,互花米草盐沼扩张可分为 3个阶段 :立地阶段、快速扩张期及成熟期。此外 ,还对互花米草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2004年02期 18-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58 ] |[阅读次数:0 ] - 高丽峰2004年02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101 ] |[阅读次数:0 ]
- Jan Vanaverbeke
,邱睿2004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0 ]
- 龚建明
近年来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如火如荼 ,而Mallik5L 3 8开发井的完钻则是水合物研究的里程碑。对该井进行的现场测试和室内研究将为今后水合物商业开发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撑。会上日本宣布了海上水合物开发的 3个阶段和任务。
2004年02期 28-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83 ] |[阅读次数:0 ] - 朱佛宏2004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 杨春霞,王圣洁,王春民
自 1 946年世界上第 1台电子计算机ENIAC成功诞生以来 ,计算机技术和其提供的计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角度可以将计算模式划分为传统主机计算模式、个人普及计算模式和网络分布计算模式。主要讨论了以上几种计算模式的特点和在海洋地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2004年02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